《阿司匹林传奇》——从阿司匹林窥探西方医药的发展历史

当我还在清华的时候,我就在图书馆里读过这本书:小小的一本书,不是很厚,大概两个小时就能看完。阿司匹林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药物,主要用途有退烧、止痛、防止血液粘稠。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阿司匹林的诞生、发展和现状。不过在我看来,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在介绍阿司匹林发展史的同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现代医学的进化图谱。窥一斑而见全豹,阿司匹林的发展史,其实也正是西方医学从懵懂走向科学的历史。

阿司匹林的化学名称是乙酰水杨酸,水杨酸对于上过高中化学的人应该都不算陌生,最早的“阿司匹林”确实也就是水杨酸,只是后来为了减少对胃的刺激进行了乙酰化。在很早的年代,全世界不同地方都有记载嚼食柳树皮来退烧的记录。人们只知道发烧的时候可以食用柳树皮退烧,但是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种缓解发烧症状的疗法逐渐的失传,直到18世纪,它才被人们重新发现,彼时,人们依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到了19世纪,一些化学家开始尝试从草药中分离有效的物质,几次不成功的尝试之后,柳树皮中真正有效的成分——水杨酸被分离出来,而到了19世纪末,经过一系列的实验之后,乙酰化的水杨酸,乙酰水杨酸,被确定成为一种正式的药物,即阿司匹林,开始上市销售。

然而即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药品市场依然非常混乱,秘方药大行其道。什么是秘方药?就是有点类似云南白药这种东西,只告诉你这玩意对什么症状有效,同时选择性的告诉你里面有白芍等名贵中药材,但是又以秘方为名,不告诉你全部的的配方,给你形成一种错觉,就是这个药之所以有效是因为里面的名贵中药材,然而实际上起效的是什么呢?当时西方的药品市场就是如此的混乱,一如现今的中药、中成药市场。书中提到一个例子,当时的阿司匹林开始销售之后,由于制药公司并没有大力宣传,一些私人药剂师就开始往它们的秘方药里添加阿司匹林,但是并不告诉病人里面有阿司匹林,而是宣称里面有神奇秘方。病人吃了之后,确实可以退烧止痛,于是以为是秘方药确实有效的缘故,但实际上起效的,是阿司匹林。但是阿司匹林本身是有副作用的,会引起胃部不适以及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会使得伤口处血液凝固变慢,如果一个本身血小板就缺乏的人服用了阿司匹林,会有严重的失血风险,而这些风险,所谓的秘方药,都不会告诉你。

中成药也有同样的风险,以太极复方甘草口服溶液为例,说明书上的成分表是这么写的:每100毫升含甘草流浸膏12毫升、甘油12毫升、酒石酸锑钾0.024克、浓氨溶液适量、复方樟脑酊12毫升、乙醇3毫升。看起来都比较正常,主料看起来都是正儿八经的草药,化学品基本上含量不多,应该只是辅料,说明书上也没有说可能有成瘾性,应该是一款很好的止咳中药,真的是中医之光啊!别这么急下结论,我们看看这个所谓的复方樟脑酊是什么:1ml含樟脑3mg、阿片酊0.05ml、苯甲酸5mg、八角茴香油0.003ml。阿片酊,看到这个你也大致猜到是什么了,继续看阿片酊的成分:0.95%-1.05%的无水吗啡+酒精。吗啡作为一种强力的镇咳镇静药,从19世纪就开始被西方医学使用,但是吗啡具有成瘾性,不能长期大量服用,这也是所有含有吗啡的西药里都会有提醒你不能长期大量服用的原因,然而在太极复方甘草溶液这种药里,通过层层包装,让患者难以发现真正起作用的其实还是西药吗啡,而且也没有提醒大量长期服用的成瘾危险,这种做法,和西方医学史上的秘方药,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不过对于西方医学来说,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做法到了20世纪上半叶,就随着几次因为秘方药导致的死亡事件,而彻底得到了整顿,美国编制了药典来规范所有的药物,禁止成分不明的药物生产和销售,从此秘方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明示药物主要成分,进行大量双盲实验确认有效性,进行大量人体实验和长期观察记录不良反应,为新式西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纵观西方医药史,我们可以看出来,早起的西方医药和现如今的中药一样,缺乏理论依据,药物的研发基本依赖经验,配制药物缺乏定量标准,充斥大量模糊的、描述性的语言,药物药效不稳定,缺少对于副作用的准确描述。而所谓的秘制药,简直就相当于如今中成药的翻版,真正起作用的是西药部分,但是却误导性的告诉你,西药只是缓解症状,真正治好病症的是中药成分。

中医几千年来的核心理论是五行阴阳平衡,从来没有变过,但是五行和阴阳论逃不出迷信的影子,而中医除了自限性的疾病外,基本治不了什么大病。从逻辑的角度看,如果一套理论的基本假设就有问题,那么从基本假设推导出来的结论基本都有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也赞成中医本身的理论部分基本没有任何价值。此外,根据剃刀法则,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只需要少量的基本假设,就应该能够得到普适性的结论,然而中医除了基本的阴阳之外,又提出了虚火之类的概念,看上去就像是在地心论之外,为了解释观测与实际的不同,又强行加上了很多本轮的概念。

但是,有一点例外:中药。因为它是直接用于治疗患者的手段,所以它的作用会直接经受患者的检验。我十分赞成,应当对中药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应用双盲实验,对药物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对于那些有效的药物,使用生化技术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和提纯,这不仅是对中医本身的一次再发展,也一次能够帮助人类更深刻认识人体与生命的机理的再发现之旅。

一如柳树皮与阿司匹林,中药中有太多的“阿司匹林”有待发现。我希望,已经”闭关锁国“太久的中药,愿意在科学的帮助重新认识自己,绽放光彩。

One thought on “《阿司匹林传奇》——从阿司匹林窥探西方医药的发展历史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